如何治疗鱼白点病?

邓干宝邓干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白点病是观赏鱼类常见的疾病,它是由寄生虫-鱼蛔目异尖科异尖属中的海兽胃线虫所引起的。该病主要侵袭淡水鱼类,但也可造成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感染。 异尖虫体呈白色、乳白色或微黄色;前端细长,后端钝圆,尾部有6个轴丝。幼虫期无口器,故不能直接摄食;成虫则有口器,能吸取食物。在适宜条件下,幼虫能在1天内发育为成虫。当鱼类吞食了带有幼虫的寄主生物后,幼虫钻入消化道内发育成长,并在其中繁殖。

由于本虫在消化系统内的移动性欠佳,它在消化道的发育过程中常常形成环状排列。随着虫体的繁殖,环状排列逐渐扩大,以致将消化道完全堵塞,此时鱼感到饥饿难忍,烦躁不安,游动迅速,常试图吞水,直至死亡。若虫体在消化道内四处游走,则有可能侵入胆道或肠道,并引起相应部位发炎,此时临床表现更为剧烈。 在自然界的鱼体中,异尖虫的栖息地多为消化道壁的皱褶处,但在患有该病的鱼体中,往往广泛存在,甚至充斥于整个消化道。

根据致病对象的不同,异尖虫可分为海水型和淡水型两种类型。前者主要危害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后者主要危害淡水鱼类。无论是海水型还是淡水型,其生活史中都具有鳃部附着期和消化道潜伏期两个阶段。要有效地控制异尖虫的孳生,就须同时杀灭两类时期中的所有细胞。目前,常用的防治药剂有:0.5%~1%的食盐溶液浸泡,20毫克/升的亚甲基蓝溶液浴洗和3℃以下冷藏24小时等。对一些顽固性病例,可重复处理,或结合化学药物注射治疗(如注射硫酸阿米诺霉素)。加强养殖管理、及时换水和定期施用化肥等措施,都有助于抑制该病的传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