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骨折怎么办?
蜥蜴是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当外界温度降低时,蜥蜴会通过减少运动、深度睡眠来减少自身能耗,此时肌肉群处于相对松弛的状态,外伤后容易发生骨折;相反,当外界温度升高时,骨骼会膨胀变得相对脆弱,外力作用很容易造成伤害甚至骨折。 那么,如果饲养的蜥蜴不慎发生骨折,主人应该怎么做呢?
一、检查伤势 观察蜥蜴是否有肢体活动障碍、无法移动或爬行、缩头拱背、身体颤抖、鸣叫等表现,如有则说明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时需要立刻对受伤的肢体进行固定(用纱布绷带、毛线等物缠绕固定),并及时就医。
二、治疗护理 对于已经骨折的蜥蜴,除了及时联系宠物医生治疗伤口外,还需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
1、保证环境卫生、干燥、清洁,定期消毒;
2、喂食方面,由于蜥蜴本身会自我净化伤口,所以不需要特别增加营养,正常喂食即可,但应尽量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强体质,促进恢复;
3、如果饲养的蜥蜴受伤部位毛发浓密,应及时将毛发修剪,以利于创伤的愈合;
4、注意患部的保暖,避免受到惊吓。
三、日常预防 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以减少蜥蜴外伤及骨折的发生:
1、尽量避免和减少伤害,特别是幼小的蜥蜴,最好单独饲养;
2、保持环境的稳定,不要频繁地更换饲料,也不要突然改动环境中的布置;
3、改善饲料构成,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的供给量,增强抵抗力;
4、提高饲养密度,让蜥蜴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减少因过度活跃导致的外伤;
5、加强观察,尤其是年龄较小、体质较弱的蜥蜴,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