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吊为什么有白点?
白点病,俗称“水霉病”,是由真菌的水霉目、水霉菌属中的某些种所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这些病原菌主要寄生在鱼类皮肤、鳍条等部位,也可侵入消化道和黏膜上皮细胞内。当鱼体受伤或被寄生虫感染时,病原菌侵入体内并大量繁殖引起病症,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在室内观赏鱼缸中常见的致病菌有:水霉目尾孢属的黄色水霉Cephaleurois columbiana 和彩色水霉C.polyphemus;水霉目卵菌纲的丝状支原菌(Rhizopodium sp.)和异尖线虫(Heterodonta trichophyte)等。其中,黄色水霉是一种重要病原体,可侵害多种淡水鱼类,并能使之患病、消瘦,甚至死亡。
1.1.3 症状 病原菌侵入鱼体的皮肤或鳃后,开始进行营养增殖,并在病变部位产生孢子,从外部吸收营养。由于细菌具有嗜肥特性,因此多集中在鱼的胃肠里进行繁殖,使内脏器官受到损害。此时,病鱼厌食,离群独游,体质瘦弱,皮肤表面出现白色绒毛状絮团,继而成为肉眼可见的白色斑点,即病菌的菌丝体。如果皮肤上有黏液覆盖,病菌则被分解为酵母相,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黄色菌落。若病菌侵入鳃部,则表现为呼吸困难,运动缓慢,身体摇摆,最终昏迷而浮到水面,不久就死亡。病死鱼体表一般无明显病变,但解剖后可观察到肠胃内有黑色颗粒状物,即为病菌的菌落。
1.2 病因 根据发病季节及水温高低判断,本病属于低温类水霉病。此类疾病的发生常与下列因素有关:
(1)饲养管理不善,如换水不及时,投喂量不足等;
(2)鱼体伤口存在,如打斗、抓伤、寄生虫侵袭等;
(03)水温过低,特别是冬春季节温度变化剧烈的时候,容易诱发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