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体内寄生虫怎么治疗?
最近很多咨询寄生虫的朋友,发出来供参考
1.异尖线虫(海兽胃线虫)
①危害:主要寄生在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里,当鱼吞食了含有异尖线虫的食物后,它们就会附着在鱼体的消化道上,吸取营养。随着寄主肠道的蠕动而前进,并进一步发育成较大的成虫。 异尖线虫幼虫在外围有囊状结构保护,一般不直接感染人体,但如果人们吃了未煮熟含有异尖线虫的鱼则可能会致病。
②预防:买回海洋鱼肉后应立即洗净煮熟再食用。如果一次吃不完,应冷冻保存,下次再吃的时候必须高温蒸煮20分钟以上以杀灭其中的蛔目异尖科寄生虫,才能确保安全。
③治疗:目前对异尖线虫感染尚未有特效药物,可用阿苯达唑等驱虫药治疗;对于顽固感染者可考虑局部注射治疗或手术治疗。 特别提醒:使用中药薄荷油涂患处也有一定疗效!薄荷油能选择性杀死异尖线虫,而对人类及其他动物无害。
2.异刺龟纹虫
①危害:异刺龟纹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的异尖科,和我们比较熟悉的异尖线虫(海兽胃线)属于近亲。
②预防:除保持饮食卫生外,每次吃海鱼尽量要吃新鲜的,不要过多囤积。一旦发现有虫子爬出,要及时清理干净。 如果要储存,最好放在冷藏室内(4°C),至少也要放在室内(8°C以下),并且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③治疗:用浓度为5%的醋酸溶液浸泡虫体,约1小时后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漂洗数次即可。也可用高压锅蒸煮30min。
3.绦虫病
①危害:由寄生虫的幼虫期——绦虫引起的。 绦虫的一生分为卵、幼虫(内胚层发育而成的尾蚴)和外胚层发育而成的囊尾蚴三个阶段。其中,只有囊尾蚴阶段具有感染性。 绦虫常寄生在动物的消化道里。当它以食物的形式进入消化道时,由于消化道里有胃酸等其他消化液,因此大多数绦虫只能存活几分钟至数小时,短则几天,长则几年。但是若果胃肠道内的碱性分泌物增加,或者虫体钻入胆道或肠道壁的皱褶内,则可使绦虫得到暂时的保护,持续较长时间。 但若是虫体随粪便排出到外界环境,失去了体内保护,则很快死亡。
②预防: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杀虫工作。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另外,注意不喝生水,防止水里的寄生虫进入人体导致疾病发生 ③治疗:对绦虫病的主要疗法有:药物治疗、刮肠疗法及手术摘除。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三氯苯胺甲嘧啶、阿苯达唑、左旋咪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