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病怎么办?
根据您描述的情况,可能为肠道寄生虫感染中的绦虫感染。 绦虫属于寄生虫中的一大类,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蛔目异尖科蛔目的异尖线虫、蛔目的蛔目科蛔目的蛔目属、异尖科异尖目的异尖线虫。其中异尖线虫又称为海兽胃线虫,可分海兽胃线虫属和异尖属,前者主要寄生在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里,如带鱼、大黄鱼等;后者主要寄生在陆生脊椎动物的消化道里,是肠道寄生虫中最小的寄生虫之一,成虫体长约3~10mm,宽约1.5mm,由许多类似蚯蚓状的节段组成,每节又由上下两层绕曲的黏膜构成“环状软骨”,在消化道内蠕动时,头部不断钻入食物中撕咬食物,尾部排出粪便,由于体壁非常薄,颜色呈透明或淡红色,并且具有伸缩性,因此当它在消化管内移动时,可随消化液的流动而自由舒张或收缩。 如果被蛔目异尖科的某一种异尖线虫幼虫侵入消化道并发育成成虫,就会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主要是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也可出现神经症状,比如头痛、头昏、易怒、失眠、幻觉等。
对于蛔目异尖科,过去主要以杀灭蛔目的药物阿苯达唑进行口服治疗。但是对于这种寄生虫而言,口服药物很难将其彻底杀死,而且杀虫效果也不稳定。 目前,治疗该类药物耐药性问题较为严重的患者,以及预防该类药物长期使用所导致的肝毒性、肾毒性等问题,临床上常选用阿维菌素类药物治疗,此药通过抑制害虫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而导致害虫死亡,对寄生虫也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与阿苯达唑有交叉耐药性,是目前防治胃肠道寄生虫病的较好选择。 对于较顽固的寄生虫感染者,可以采用注射治疗,用左旋咪唑、阿苯达唑等进行肌注或者静脉输液治疗。 对症治疗:当病人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时,应及时补充含铁剂和维生素B族的食物,以改善贫血的症状。因为寄生虫在消化道内活动及蠕动时可以损伤消化道黏膜,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所以应注意饮食调养,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胃肠道负担,避免辛辣、生冷、油腻等食物刺激胃肠,使本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