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白点病传染吗?
首先明确一点,白点病会传染! 而且传染的速度还很快! 如果不对鱼儿进行隔离治疗,很可能会造成全缸覆灭的严重后果。 白点病是由寄生虫-小瓜虫侵入皮肤引起的疾病。患该病的鱼类体表会出现白色的小斑点,然后逐渐扩大形成圆形的白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的体色会变得暗淡,行动缓慢,食欲不振甚至消失,身体萎缩,全身鳞片松弛、易脱落,并可能在鳍条间聚集分泌物形成的“白色泡沫”,最后因为器官衰竭而死亡。
白点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因此一定要对其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隔离器具最好能用开水烫洗消毒。 对于患有白点病的鱼类,最好能将其体表的白点点用棉签擦去,这样有助于治疗。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用低浓度的碘酊溶液浸泡5-10分钟;或者将药棉浸透高锰酸钾溶液敷在患处;也可以把水族箱中的水温缓慢升高至30℃左右,再用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进行消毒处理,使池水浓度逐渐升高到50ppm以上,持续3天左右可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还可以采用药浴的方法进行治疗——将药物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后浸洗病鱼10—20分钟(具体视温度高低而定),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即可收到不错的疗效。常用的药物有:食盐、小苏打、青霉素、土霉素等。 用上述方法治疗的同时,注意及时更换药液,以防细菌滋生。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由于白点病的病原体在小瓜虫的身上具有抗药性基因,因此不要频繁使用同一种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