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烂甲病症状是什么原因?
烂甲是壳膜溃烂,一般由细菌、真菌感染或寄生虫引起。 细菌感染:由于水中的细菌大量繁殖,龟在水中活动时,指甲缝里进水或其它原因造成皮肤破损,细菌侵入导致发炎;
真菌感染:一般在长期饲养或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真菌容易繁殖,使皮肤产生糜烂,形成软腐部位,并发感染;
寄生虫:寄生虫如疥螨等钻入皮肤内叮咬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也可诱发烂甲。 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病菌进入血液循环,就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烂甲,都会出现甲床出血、肿胀,严重时会坏死脱落,露出鲜红色的嫩肉,有腐臭味,用手轻触时,龟甲边缘和周围组织会有明显的裂开现象(伤口收缩)。
治疗: 对于轻度烂甲的龟可以用抗生素制剂浸泡在温水中,每天一次,每次半小时左右;
对于中度和重度的烂甲,首先采用抗生素局部治疗,先用双氧水清洗患处,清理腐甲,然后再用抗生素溶液浸泡,每天一次。 还可以注射或者口服抗生素药物,配合维生素类药一起使用,以增强抗感染效果。注意不要将药物滴入眼中,以免发生意外。
还可选用高锰酸钾溶液、食盐溶液浸泡患处,每天一次,每次约30分钟。 用上述方法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对甲床进行适当处理,防止继发感染。
在所有水龟中,乌龟比较容易患上龟甲(尤其是前肢壳面)溃烂的疾病,俗称“腐甲病”、“烂甲病”。此病初期病龟的背甲局部脱皮,呈灰白色,有时有丘疹,皮肤增厚,以后表皮坏死溃烂,分泌物增多,甲质逐渐被腐蚀变薄,严重时背甲、腹甲烂得只剩筋腱维系,病龟常因继发感染而死。此外,也有累及颈部、四肢和尾部,病甲外表凹凸不平,严重者甲片周围皮肤也同时受侵害。这种病类似于人的足癣,是由真菌等病原体在甲面寄生繁殖,分泌毒素使龟甲腐蚀、坏死所致。究其发病原因是龟体自身防护能力下降,使真菌等病原体侵袭甲面而发病。龟体防御能力下降的因素有:长年饲喂不清洁食物,导致营养不良。长时间生活在充满排泄物的乌龟盆缸内,使甲面常有污物附着而滋生真菌。水族箱内水质管理不善等。
防治乌龟烂甲病有如下方法:
一、加强饲养管理,防止诱发病原体滋生。乌龟饲喂的食物须清洁,乌龟的饲养槽一定要经常清洗消毒。
二、及时治疗。病龟上岸后,尽量把身体展开,以便于治疗。可用10%的过氧化氢或1:500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刷涂、浸泡病甲(有出血时不要使用),也可用医用棉球沾灭菌王、碘酒等擦拭病甲。以上处理后,再用3%硼酸溶液洗净后,涂以无菌凡士林、灭菌王软膏或抗生素软膏,另可用干草灰涂在病甲上。每天或隔天治疗1次,一般经过10-20天的治疗即可痊愈。
三、病龟上岸治疗期间,须用大小合适的盒子等(底部垫些湿润的草、布等)养在温度25-30℃的环境中。治疗期间少喂或不喂食,一般3-5天后食欲会明显增强。病龟伤口修复良好,须正常喂食,以满足其生长需要并增强体质,从而达到更好地恢复身体健康和预防此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