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表面的一层膜是什么?
是角膜,角膜是眼球最前面的一层透明的弧形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角膜分为五部分:中央部(俗称“黑眼珠”)、上方的穹隆部、下方的柱状突起、外突的泪阜和位于两侧附近的放射状皱襞。 这些结构共同组成了眼睛光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光系统。
1.黑眼珠:是角膜前部的中心部位,非常薄,只有0.5mm厚。在光线穿过角膜、眼球折射光线形成影像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含有丰富神经末梢,是感受光线刺激的重要器官。除了透明度高,还有一个特点——不容易感染。因为角膜没有血管,而且很少存在细菌,即使有灰尘、沙粒等进了眼睛也不用害怕,只要充分滴用眼药水就可以冲洗干净了。
2.上部的穹隆部:上面附着有上睫状肌,配合眼球转动,可以调整聚焦的远近。同时,这里还覆盖着三块薄薄的半透明皱褶,称为“虹膜”。这层膜上的色素量和个人眼睛的颜色密切相关。
3.下方及两侧的柱状突起:分别称为基底部和侧嵴,具有支撑眼球的作用。从侧面看,基底部有一凹陷,称为角膜缘。
4.泪阜:是一个呈三角形的小片状突起,遮盖在眼角处。由于此处的睫毛往往容易接触眼泪而沾染细菌,因此此处炎症往往不易控制。
5.放射状皱襞:在上下眼睑边缘的外侧各有一排放射状的皱襞,可分新月腺、泪点(见图1)。 这些形态各异的结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凸透镜,保证了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清晰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