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糖尿病怎么测试?
关于猫糖尿病的诊断,目前公认的有效诊断方法包括测血糖、尿糖和血清胰岛素浓度,也可以结合心电图、脑电图、X线、B超等检查,以寻找潜在的糖尿病病因。
1. 血糖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年龄的猫,正常血糖值有所差异。老年猫的空腹血糖值一般不超过6.8mmol/L,成年猫的空腹血糖值一般不超过7.0mmoI/L。
当血浆中葡萄糖水平超过该值的2~3倍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如果血糖值高于以上标准,但低于11.lmmol/L,且没有达到上述诊断标准,则需要48小时后再次检测,因为此时血糖可能已恢复到正常范围。如重复测试血糖仍高于上述标准,则应考虑患有糖尿病的可能。
由于不同类型的糖尿患者血液化学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故在确认糖尿病诊断后,还应进一步区分胰岛细胞功能减退或丧失类型为1型或2型糖尿病。同时应注意,有些动物在急性应激状态(如传染病)时期会出现暂时性高血糖,这种高血唐会在应激状态消除后很快恢复至正常水平。不能仅凭一次空腹血糖异常就确诊为糖尿病。
2. 尿糖及尿酮体 尿糖定性试验常用于诊断糖尿病。方法是收集尿液,观察其颜色的深浅并据此判断是否尿糖。如果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可出现乳白色或是黄色透明的尿液,此时就可以确认患糖尿病了。 还可以通过尿液检测是否伴有酮症。将尿液滴入酒精中,若出现紫色环,说明有酮味;如颜色更深,甚至可出现结晶,说明有酮症。通过观察尿液中的泡沫也可帮助判别是否有酮体。如有大量泡沫,且长时间不能消散,很可能提示患有糖尿病。
不过,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受很多因素影响,因此只能作为筛查手段。如果结果呈阳性,还需结合血糖检测进行确诊。
3. 血清胰岛素浓度 如果怀疑病虎患有糖尿病,还可以取少量血液测定其中胰岛素含量。若血清胰岛素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值,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需要指出的是,血清胰岛素浓度并不能反映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而是反映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胰岛素水平和释放率。所以,在疾病早期或治疗后期,有可能出现血清胰岛素浓度反而上升的情况。不能单纯依靠这一项指标来断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糖友们都知道,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或者糖尿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需要通过检测血糖值来确定的。那么,当猫咪出现了糖尿病症状时,如何才能准确判定它是否也患有糖尿病呢?又该怎样来检测它的血糖值呢?
一、尿糖测试
猫咪的糖尿病一般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或体内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所引起的,它的根本症状就是高血糖症,也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而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超过肾糖阈(每100毫升血液中大约180至200毫克葡萄糖)时,葡萄糖就会伴随尿液排除体外,因此,糖友猫的尿液中是会含有葡萄糖的,我们可以通过尿糖测试来初步判断猫咪是否患有糖尿病。
进行尿糖测试时,主要就是使用尿糖试纸,它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将它伸入到猫咪尿液中,短暂接触后取出,然后根据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与比色板进行比对,就能得出尿糖结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尿糖测试虽然可以判断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但受到肾糖阈的影响,不能准确判断血糖值具体的浓度,所以只能用于糖尿病的初步筛查,若想更准确地判断猫咪是否患有糖尿病以及其病情的程度等,则需要进一步通过血液检测来测试猫咪的血糖值。
二、血糖测试
猫咪的血糖值是相对恒定的,一般情况下,它的空腹血糖值应达到6.73至11.1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血糖值达到10.00至16.67毫摩尔/升才可以诊断为患有糖尿病,在治疗期间,它的血糖值应该在5.6至13.9毫摩尔/升左右为宜,所以在患病期间需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来客观反映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加强疾病的控制。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进行的血糖测试,一般是通过测量指尖血和/或耳后皮肤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来进行的,测量时使用的工具为血糖仪以及对应的血糖试纸条等,操作过程与人用血糖仪的基本相同:先使用酒精棉球将采血部位消毒,再使用采血笔进行采血,最后将血液与测试纸接触并插入血糖仪中进行测试,就能立即测量出血糖值。
不过,因为需要进行采血操作,过程比较痛苦,所以通常都需将猫咪带到医院中,由专业的医生来操作,若想在家给猫咪测血糖,需要在医生的指导和训练下进行。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猫咪来说,虽然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过程比较痛苦,但随着不断的进步,目前针对猫的治疗方法已经非常丰富和先进,特别是各种便于日常使用的治疗产品,可以大大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麻烦,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病猫咪的生活质量,延长它们的寿命,让它们重新恢复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