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为什么会吐黄水?
首先,我要指出的是,小猫呕吐,而且呕吐物呈黄色,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很多原因都可能引起猫咪呕吐,而其中有一些确实需要引起重视,但也有很多只是生理性现象而已,主人不需要惊慌失措。 引起猫咪呕吐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寄生虫、传染病(细菌、病毒)、消化不良、饮食不当、肠胃道结构异常等。
对于刚刚出生的婴儿来说,胃肠道功能尚未健全,出现呕吐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同样,新生的小猫胃肠道发育也不完善,并且由于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即便吃了奶后呕吐,通常也不会影响生长发育。但是成年的猫如果经常出现呕吐,而且在进食后不久就立即呕吐,则需要注意,可能是某些疾病侵扰了它。 寄生虫、传染病等因素可能引发猫咪出现呕吐,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异常都会在猫咪的消化道内留下“痕迹”,比如异嗜癖、厌食或者食欲下降等,只要注意观察,一般不会忽视。但是如果猫咪在吐完以后,精神状态和食欲都没有受到影响,也没有逐渐消瘦,一般无需太过担心。
但如果猫咪持续一天以上都是干呕(但并不吐出东西),或者出现精神不振、厌食、体重明显下降等情况,那么就得引起重视了。这时候主人在做好清洁工作以后,应该及时带猫咪去就诊,必要时需要做静脉抽血化验,进一步判断病因。 对于已经成年且经常出门的猫咪而言,如果定期驱虫,注意卫生,通常感染寄生虫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然而,对于那些刚满月的幼猫来说,寄生虫却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蛔目是典型的人畜共患病原,主要危害宠物肠道健康,当猫咪出现消化紊乱时,体内蛔目的幼虫可能会移行至胃肠道黏膜,此时若不能及时杀灭,很可能会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出现渐进性消瘦。
虽然蛔目可以通过粪便检测发现虫体或虫斑,但是要确诊却需要通过显微镜检查。对于已经出现慢性胃炎、肠炎等症状的成年猫,可以考虑直接采样化验。而对于那些消化功能尚未健全的幼猫来说,要想确定是否有寄生虫感染,最好能够做粪便检查。 如果化验结果提示有寄生虫感染,用药治疗必不可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驱虫药前应确保猫咪身体健康,不存在发病症状;同时,为了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建议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加大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