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怎么发展成狗瘟?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强、病程较长且死亡率高,是危害犬类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俗称“犬瘟”或“瘟病”。 1.1流行特点 本病的感染无季节性,但以冬季多发,尤其北方寒冷季节明显,5~7月龄以上的犬易感,各种品种的犬均有发生,但杂种犬发病率较纯种犬高约2倍左右,大型犬比小型犬的发病率要高一些;公犬比母犬更容易发病,幼龄犬高于成年犬。
1.2病因及病原 本病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所引起的。该病毒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为单股RNA病毒,其形态呈丝状与棒状,具有包膜,病毒基因组长约16kb。在电镜下观察,病毒颗粒有囊膜和核衣壳,囊膜上有许多微纤毛。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但在加热至56℃30min、80%乙醇浸泡1 min后很快死亡。
1.3临床症状 根据不同的临床特征,可将犬瘟热分为两种类型,即神经型和非神经型。其中,非神经型的临床表现较轻,而神经型的则较重。 1.3.1 非神经型症状及诊断 潜伏期一般为7~14d,最迟可达3周。患犬表现轻微的非特异性症状,如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眼鼻流出水样分泌物、体温高达40℃以上等,持续数天后症状消失,体温又恢复正常,并出现二次高热期,此时由于病毒的繁殖而引起全身性病毒感染,所以除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外,还伴有相应的病理变化。
1.3.2 神经型症状及诊断 当患犬第二次体温升高时,开始进入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和发展阶段。患犬的症状常因年龄、体质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可分为超敏反应型、炎症型、脑脊髓炎型和混合型四个亚型。
(1) 超敏反应型:多见于4个月以下的幼犬,临床上以过敏性休克为其主要症状。患犬往往突然发病,表现为呼吸加速以至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痉挛,随后四肢抽搐、共济失调、麻痹,最后停止呼吸、心搏停止而死亡。此型与传染性肝炎的急性发作类似,应注意鉴别。
(2) 炎症型:多见于4~9个月的幼犬,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肺炎和肠炎。患犬咳嗽、流脓性鼻涕、厌食、嗜睡,有时可见腹泻与呕吐;体温大多维持在39.5℃以下,少数可超过40℃;眼分泌物增多,眼结膜充血呈紫红色;鼻端发干,口腔粘膜潮红,舌面光滑而没有舌苔;皮肤弹性降低,被毛脱落、枯黄且无光泽;肛门周围皮肤松弛,轻度下垂。后期患犬出现神经症状,特别是腿关节处,常呈现半瘫痪状态,走路时一瘸一拐甚至无法行走,同时还会出现吞咽困难现象。
(3) 脑脊髓炎型:多发生于2岁以内的幼犬,尤其是6~10月龄的犬,临床上主要以脑炎和脊髓炎为主要表现。患犬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缺乏,常呆立一地不动,身体摇摆,行动不稳,四肢瘫痪,步态蹒跚,不能上下楼梯,严重时呈卧姿麻痹,无法站立、大小便失禁,头转向一侧,眼球向上翻动,常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4) 混合型:临床上以超敏反应型和炎症型为主,兼有脑脊髓炎的表现。有的病例可在几天内迅速死亡而未显示出任何前驱症伏,称之为暴发性犬瘟病;也有部分患者虽表现出上述典型症状,但却会拖延数月之久才死亡,这类患者往往会出现双相热型。